首页
 学院要闻 
 通知 
 公示 
 
学院要闻
您的位置: 首页>学院要闻>正文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征求意见


2021年07月11日 16:19  点击:[]

为优化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现向行业专家、师生及关心小学教师培养的社会各界人士征求意见,感谢小学教育领域专家、教师、同学们为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修订提出宝贵建议。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扎根龙江、面向全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求,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道德素养、具备小学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小学多学科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以及可持续的自我专业发展能力,胜任多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养应用型小学教师。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小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少年儿童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教育教学、研究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遵守师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相关教育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具有坚定的教育信仰和职业理想。

2.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尊重并理解儿童,掌握小学生发展阶段特点与成长规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学生观;拥有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3.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了解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沿动态,掌握小学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教育、教学、管理知识。具有一定人文与科学素养,了解学科整合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

4.具备扎实系统的学科知识、课程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形成基本的学科思维方式。精通语文、数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基本掌握兼教学科(英语、科学、品德、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技能。

5.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掌握教学基本技能,专长于小学语文、数学学科教学,并能胜任多学科的教学工作。熟悉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能够结合学科教学知识与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地设计课程教学方案,有效实施教学计划,并能运用多种手段开展教学评价。初步具有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教师口语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6.胜任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7.具备综合育人能力,掌握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爱祖国、爱科学、环境保护等内容,具有组织与开展生命教育、科学教育主题活动的能力。

8.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自学反思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特点,能够根据基础教育改革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具有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能独立开展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9.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理解团队协作的作用,有团队协作的意识,掌握沟通合作的技能,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

学生五年职业发展预期:

第一年:了解小学教育职业要求与特性,循序渐进,有的放矢,有选择的巩固专业知识,夯实基础。

第二年:加强小学语文、数学课听课、说课、评课等教学基本功的锻炼;教学理论水平有所提高;教育机智能在生成性的课堂闪现出光芒。

第三年:能阅读文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书籍,扩大自己的视野;在教育教学上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自己的课堂有特色;教学研究进入课题开发阶段。

第四年:有计划地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自己的教育随笔;有良好的语言素养;努力驾驭多种小学课型,逐渐形成自己的课堂特色,教学专题研究有实质性成效。

第五年:在以前的基础上能更多地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自己的教育随笔和论文;有良好的语言素养;能很好地驾驭多种课型,有自己的课堂特色。

毕业要求二级指标内涵如下:

毕业要求

指标点

遵守师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相关教育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具有坚定的教育信仰和职业理想。

1-1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义、基本原则,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2熟悉党和国家有关基础教育的政策和法规的主要内容及小学教育中涉及的其他法律知识。

1-3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尊重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树立“依法执教”的理念。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尊重并理解儿童,掌握小学生发展阶段特点与成长规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学生观;拥有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2-1清晰的认识教师职业的性质,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毕业后有志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为自己即将成为一名教师而感到自豪。

2-2尊重并理解儿童,掌握小学生发展阶段特点与成长规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学生观。

2-3拥有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

具有现代教育理念。了解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沿动态,掌握小学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教育、教学、管理知识。具有一定人文与科学素养,了解学科整合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

3-1了解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沿动态,掌握小学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教育、教学、管理知识。

3-2具有一定人文与科学素养,了解学科整合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

3-3能够胜任专业与博雅的教育教学工作。

具备扎实系统的学科知识、课程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形成基本的学科思维方式。精通语文、数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基本掌握兼教学科(英语、科学、品德、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技能。

4-1具备扎实系统的学科基础知识、课程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

4-2精通语文、数学两大主科基本知识、原理和技能,理解学科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

4-3基本掌握兼教学科,即英语、科学、品德、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4-4具有将主教学科领域的主题和问题进行整合的意识,具备初步的学科知识整合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掌握教学基本技能,专长于小学语文、数学两门学科教学,并能胜任多学科的教学工作。熟悉学科课程标准,能够结合学科教学知识与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地设计课程教学方案,有效实施教学计划,并能运用多种手段开展教学评价。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基于教育实践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

5-1通过三笔字、普通话、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师基本技能的考核,具有良好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说课评课等教学技能。

5-2熟悉主教学科的课程标准与教材,具有开展完整教学活动的能力。

5-3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使用范围,能够根据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具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使用的意识。

掌握班级管理技能。胜任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6-1掌握集体教育的技能、个体教育的技能、与任课教师和学生家长沟通的技能。

6-2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

6-3根据班级学生特点有效地组织班队活动。

具备综合育人能力。掌握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爱祖国、爱科学、环境保护等内容,具有组织与开展生命教育、科学教育主题活动的能力。

7-1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掌握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和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策略。

7-2掌握生命安全知识与急救技能,能够在任教班级或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主题活动。

7-3熟悉小学科学实验室仪器的功能,能够有意识地将科学教育融入教学之中。

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自学反思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特点,能够根据基础教育改革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具有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能独立开展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8-1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以及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了解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8-2掌握反思的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反思、批判能力,初步养成反思习惯。

8-3具备独立开展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理解团队协作的作用,有团队协作的意识,掌握沟通合作的技能,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

9-1掌握团队协作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与同事、领导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9-2理解学习共同体的意义,能够主动参与学校或教师群体组织的教学研究、互动交流、听课评课等活动,具有合作精神。

小学教育专业

2021年6月20日

上一条:讲好一门课做“四有”好老师,当好主人翁建功新龙江——教育科学学院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下一条:【回眸百年·党史学习】第三十期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

关闭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主站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453—6511151   邮编:157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