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革新思想在晚清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代,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陈独秀所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动,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魂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
新冠肆虐时,他们用身躯铸就“最美逆行“;
浩渺碧波中,他们用无畏捍卫祖国的尊严;
丰收田野里,她用知识和汗浇灌希望土地;
纯白冰场上,他用冰刀刻画出国家的荣光。
无论是肩负重要职能,还是工作于普通岗位,新时代的青年们都在用热情和信仰坚守着自己的一方天地。
春有盼望和辉煌,夏有火红和热情,秋有金光和成熟,冬有雪白和宁静,祖国四季皆似锦。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之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光的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