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24版)
心理健康教育
一、培养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坚持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师德修养高尚,具有乡村教育情怀;理念先进、理论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综合育人能力、研究反思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具体要求为: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坚守教师职业理想信念,履行师德规范与教育法律法规。尊重学生人格与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具有乡村教育情怀,热爱劳动,愿意投身于乡村教育事业的“四有”好老师。
2.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扎实的教育专业和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专业基础。了解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前沿和发展趋势,尤其关注乡村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动态。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
3.具有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胜任并创造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
4.具有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使用范围,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教学问题。
5.具有较强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能力,能有效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和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
6.具有终身学习意识、自我反思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有效进行组织、沟通与合作,制定明确、具体、适切的专业发展规划,成长为城乡卓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7.能较为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具有国际视野和前沿意识。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报考人员前置专业应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方向)密切相关。
三、学习年限
教育硕士研究生基本修业年限为3-5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总学分不少于 38 学分,最多不超过 45 学分。
(一)公共必修课 (6学分)
1.外语(2学分)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
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1学分)
4.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
(二)学位基础课 (8学分)
1.教育原理(2学分)
2.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
3.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
4.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
(三)专业必修课(8学分)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材研究( 2学分)
2.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2学分)
3.心理统计分析与测量(2学分)
4.青少年心理咨询与辅导(2学分)
(四)专业选修课 (8学分)
1.学科素养类课程
团体心理辅导(1学分)
游戏与艺术治疗(1学分)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前沿(1学分)
家庭教育与亲子辅导 (1学分)
青少年心理危机评估与干预 (1学分)
2.教育专业类课程
spss软件应用(1学分)
学业发展辅导(1学分)
学生心理行为管理(1学分)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1学分)
论文写作指导(1学分)
3.专业特色类课程
乡村教育专题研究(1学分)
乡村学校校长领导力研究(1学分)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1学分)
乡村学生心理健康研究(1学分)
乡村教育发展史(1学分)
(五)实践教学(8学分)
(1)校内实训(2学分):包括教师基本技能训练、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2)校外实践(6学分):包括教育见习(1学分)、教育实习(4学分)、教育研习(1学分)。
类别 |
实践内容 |
实践形式或要求 |
校内实训 |
校内实训1:导师组指导 |
导师结合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入学指导 |
由导师根据学生个人特点,针对性地布置相应实践实训任务 |
校内实训2:教师基本技能训练 |
普通话训练 三笔字训练 教育技术训练 |
由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训练计划; 采用集体训练与个别训练相结合的形式; 教师每学期对学生的辅导次数不少于4次。 |
校内实训3: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
教学设计训练 教学实施训练 教学观察训练 教学评价训练 |
校外实践 |
教育见习 |
观摩课堂教学及班队活动 观摩其他教育教学环节 参与集体备课 尝试作业批改 |
分段见习 |
教育实习 |
观摩并尝试进行课堂教学 观摩并组织班队活动 参与课堂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观摩并参与其他教育教学环节 批改作业 |
整学期实习 |
支教实践 |
进入乡村学校进行课堂教学 开展班主任工作组织班队活动 承担乡村学校教学任务 参与乡村学校教学研究互动 |
整学期实践 |
教育研习 |
观察、参与并反思课堂教学、课堂管理、班主任工作及其他教育教学活动为毕业论文采集数据 |
分段研习,将教育研习与毕业论文相结合,学生应有明确的教育研究计划,导师组应对学生给予指导 |
(六)考核方式
1.课程学习和各种教学环节,均需按培养计划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成绩考核,考核通过方可获得规定的学分。
2.学位必修课以笔试考核为主,为考试课程;选修课程可采用考试或考查两种方式进行考核。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成绩均以百分计,由任课教师负责考核工作。
五、培养过程与方式
有序组织开展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撰写等培养环节,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协同育人。教学方式以课程学习为主,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案例教学,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在中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落实。成立导师组,负责指导本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学习、实践和研究工作。根据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选择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小组合作等适切的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与反思。
实践教学须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内容,有完整的管理与评价制度,有序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累计时间为1学年,包括校内实训、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等内容,在中小学校开展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1学期。教育见习在第一学年进行,教育实习在第三学年进行。教育研习贯穿实践教学整个过程。
六、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导师要切实做好学位论文开题与撰写各环节的指导工作,学位论文开题应在教育实习前完成。
(二)学位论文选题应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方向)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来源于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
(三)学位论文应符合研究规范并凸显应用价值,论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专题研究论文、调查研究报告、行动研究报告、案例研究报告、课程开发方案等。论文正文部分字数不少于 2 万字。
(四)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基础中学心理健康教师或教育教学研究人员。
(五)修满规定学分、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七、其它
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2门教师教育类课程,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
八、附件
附件1
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
课程 类型 |
|
课程名称 |
开设学期 |
学分 |
学时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公 共 必 修 课 |
|
外语 |
1 |
2 |
36 |
考试 |
至少设置14学分 |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1 |
2 |
36 |
考试 |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 |
2 |
1 |
18 |
考试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文) |
2 |
1 |
18 |
考试 |
学 位 基 础 课 |
|
教育原理 |
1 |
2 |
36 |
考试 |
|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
1 |
2 |
36 |
考试 |
|
课程与教学论 |
2 |
2 |
36 |
考试 |
|
教育研究方法 |
2 |
2 |
36 |
考试 |
专 业 必 修 课 |
006212501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材研究 |
3 |
2 |
36 |
考试 |
至少设置8学分 |
006212502 |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 |
3 |
2 |
36 |
考试 |
006212503 |
心理统计分析与测量 |
2 |
2 |
36 |
考试 |
006212504 |
青少年心理咨询与辅导 |
3 |
2 |
36 |
考试 |
专 业 选 修 课 |
学科素养类课程 |
006302501 |
团体心理辅导 |
1 |
1 |
18 |
考查 |
至少设置8学分 |
006302516 |
游戏与艺术治疗 |
2 |
1 |
18 |
考查 |
006302503 |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前沿 |
3 |
1 |
18 |
考查 |
006302517 |
家庭教育与亲子辅导 |
3 |
1 |
18 |
考查 |
006302505 |
青少年心理危机评估与干预 |
2 |
1 |
18 |
考查 |
教育专业类课程 |
006302506 |
spss软件应用 |
2 |
1 |
18 |
考查 |
006302507 |
学业发展辅导 |
2 |
1 |
18 |
考查 |
006302508 |
学生心理行为管理 |
2 |
1 |
18 |
考查 |
006302518 |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 |
2 |
1 |
18 |
考查 |
006302510 |
论文写作指导 |
3 |
1 |
18 |
考查 |
专业特色类课程 |
006302511 |
乡村教育专题研究 |
3 |
1 |
18 |
考查 |
006302512 |
乡村学校校长领导力研究 |
3 |
1 |
18 |
考查 |
006302513 |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3 |
1 |
18 |
考查 |
006302514 |
乡村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
3 |
1 |
18 |
考查 |
006302515 |
乡村教育发展史 |
3 |
1 |
18 |
考查 |
实 践 教 学 |
006512501 |
校内实训1 |
1 |
2 |
36 |
考查 |
至少设置8学分 |
006512502 |
校内实训2 |
2 |
考查 |
006512503 |
校内实训3 |
3 |
考查 |
006512504 |
教育见习 |
1—3 |
1 |
18 |
考查 |
006512505 |
教育实习 |
4 |
4 |
72 |
考查 |
006512506 |
支教实践 |
5 |
(2) |
36 |
考查 |
006512507 |
教育研习 |
1—5 |
1 |
18 |
考查 |
补修课程 |
006402501 |
教育心理学 |
1 |
(1) |
18 |
考查 |
|
006402502 |
中外教育史 |
1 |
(1) |
18 |
考查 |
|
总学分 |
不低于38学分 |
附件2
心理健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读书目
序号 |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1 |
《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 |
理查德·格里格 ,菲利普·津巴多著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2 |
《教育常识》(第二版) |
李政涛 |
华东大学出版社 |
3 |
《登天的感觉:我在哈佛大学做心理咨询》 |
岳晓东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4 |
《妙趣横生的统计学 培养大数据时代的统计思维》(第四版) |
杰弗里·班尼特 威廉·L.布里格斯 马里奥·F.崔奥拉著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5 |
《完整的成长:儿童生命的自我创造》 |
孙瑞雪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6 |
《给教师的建议》 |
苏霍姆林斯基著, 杜殿坤译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7 |
《爱弥儿》 |
卢梭著,李平沤译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8 |
《教育过程》 |
布鲁纳著,邵瑞珍译 |
文化教育出版社 |
9 |
《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 |
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10 |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
苏霍姆林斯基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11 |
《班主任工作漫谈》 |
魏书生 |
漓江出版社 |
12 |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13 |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科学的批判性思维(第11版,中文版)》 |
基思·斯坦诺维奇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14 |
《人间值得》 |
中村恒子 |
北京日报出版社 |
15 |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
罗杰·霍克著,白学军 等译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16 |
《被讨厌的勇气》 |
岸见一郎 |
文汇出版社 |
17 |
《积极情绪的力量》 |
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18 |
《幸福的方法》 |
泰勒·本-沙哈尔 |
中信出版社 |
19 |
《心理咨询基本功技术》 |
岳晓东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 |
《自卑与超越》 |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21 |
《为何家会伤人》 |
武志红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2 |
《活出生命的意义》 |
弗兰克尔著,吕娜译 |
华夏出版社 |
23 |
《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 |
阳志平,彭华军著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4 |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
维吉尼亚·萨提亚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25 |
《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疗师》 |
琳·洛特著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